创知路 · 故事 ||北大新生再度审视高中学习:别让偏执成为借口

2017-08-02 11:54:12      点击:



别让偏执成为借口

文/邓若芸 四川省文科前十名、创知路学员

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创知路团队用我们所学到的科技与知识,在为远方的你和你的家庭努力着。邓若芸同学曾是我们的学员,这个暑假创知路来到成都,举办了一场高考经验暨政策交流分享会,我们也特别荣幸地请到了即将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邓若芸同学,听听她,作为一个刚刚走下高考战场的胜利者,再度审视高中学习生涯后的感悟。


各位同学,下午好。我是邓若芸,今年毕业于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即将就读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今天在这里,和大家分享高中三年我的一些心得与体会。




我是文科生,高中三年,虽然没有理科生没日没夜的刷题那么辛苦,但是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也曾经因为心态或者学业上的问题,抱着班主任老师嚎啕大哭。这三年来,最不缺的就是总结和反思。高考结束后,我依旧习惯性地去思考,这三年给我最大的心得是什么,最后得出一句话:别让偏执成为借口。



首先,不要让自己在学业上的偏执成为一种借口。


很多同学,甚至我也一度坚信一个“真理”:只要我努力,我就可以并且应该考得好。但事实告诉我们,千万不要自己感动自己。我们很多时候的努力,什么熬夜看书到天亮、连续几天只睡几个小时、很久没出去玩了,都是偏执导致的。如果用时间堆砌出来的成果值得夸耀,那么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员工都比我们了不起。


但是对于在座的每一个你来说,学习更应讲究的是方法和效率,而不是对自己体力的消耗与健康的折磨。而且对我们非常不利的是,这样的偏执,在没有取得更好效果的时候,会让我们在内心怀疑自己。为什么“努力”了,我还是不能学得更好呢?一个怀疑自己能力的人,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所以,第一步,改变自己对“努力”的看法,努力不仅仅由时长决定,而更应该用质量决定。你的能力,足够在恰当的时长中让自己更加出色。



其次,不要让自己在课外活动上的偏执成为一种借口。


现在高中的课外活动很多,志愿者、模拟联合国、辩论等等。我在高中阶段也参加、组织过不少课外社团活动,也接触过许多同道中人。但仅从我三年来了解的情况来讲,很多人都没能找到学业与课外活动之间的平衡,其中也包括我自己。


一部分人的偏执,体现在对课外活动的无限热爱,为了心中所爱甚至不惜牺牲课业成绩,沉浸在自己追逐梦想的倔强中无法自拔。另一部分人的偏执,体现在对课外活动的避之不及,坚持认为课外活动会影响学业,拒绝参加任何班级、学生会、社团、社会活动,“一心只读圣贤书”。


大家都明白,第一种做法是十分极端的,毕竟学生的本职是学习。那么第二种做法,特别是对于高一高二的同学来讲,又错在哪里呢?仅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作为学生,我们的确应当把学业放在第一位。但是,我们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扮演的角色,肯定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这一种身上。就算是在中国学业竞争异常激烈的中学,我们除开成绩以外的人际交往、谈话沟通等能力,仍有它存在与发展的价值。也许很多家长会说,这些在中学都不重要,等以后到大学去,再培养也不迟。但是有一些能力,不是大学四年就可以培养或是弥补的,可这些能力,却又是进入大学、步入社会后至关重要的。



所以,尽管现有条件下,我们并不能在高中阶段很好地发展这些能力,至少让自己在高中能够有所体验、有所思考。


毕竟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适当的课外活动,是在丰富自身的阅历,更是在放松自己,在学业与活动中寻求平衡与高效。


小小地总结一下以上两点,不要让偏执成为自己生活失衡的借口。我相信,无论以何种方式,一个以学业为重但不缺少其他色彩的生活,会让我们更愉快,也会让我们更优秀。


然后我想谈一谈借口。不要让偏执成为我们抱怨外界、开脱自己的借口。


高中学业竞争很激烈,来自老师、家长、同学和自己内心的压力都很大。每个人都会面临考试失利、与他人产生矛盾的情况。请大家想一想,我们在心情不愉悦的时候,是否往往选择去抱怨外界的不如意?


考试时旁边的同学太吵、老师改卷子手太紧、同学性格不好、爸爸妈妈太过焦躁……然而,这样的抱怨,只会接踵而来,心情只会一坏再坏。好像每一次我们都发泄了自己的不满,但是为什么总感觉学业、生活没有向好的方向发展呢?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任何对外界的抱怨,都来自于对自己深刻的不满。”


抱怨考试成绩不好,因为对投入产出比不满,归根结底,还是对没有找到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的自己不满;抱怨同学不好相处,因为对相处模式、沟通方式不满,归根结底,还是对没能维持人际交往良好状态的自己不满。但是沉浸在抱怨中的我们,往往会忽略掉最根本的原因,而是一味去归罪于他人。没有或很少自我反省、改正的结果便是,每一个人都在忙着怪罪他人,没有人去改变,恶性循环,不再良好的环境和不再良好的心态,我们怎么让自己变得更好呢?


偏执不是坚持。坚持是深知自己的不足,却仍会做出正确选择的勇气。偏执是蒙蔽自己的双眼,被自己并不清醒的选择盲目的感动。


借口不是理由。理由是身在沟渠、苍穹混沌,却仍会在心中寻找星空的指引和召唤。借口是画地为牢、误入歧途,还要抱怨外界、为自己开脱的怯懦。


我觉得,我不必多说如何努力,因为到这里的每一个你,心都向往着天空或是远方。我也不必多说方法,因为方法的确个体差异性太大太大,对于你来说合适的妙招,或许对我来说并无好处。之所以选择与大家分享心态,是因为自认为,高中三年,我在心态这一课上甚至不能及格,所以希望还在高考路上奋斗的你们,能多听一些故事,少走一些弯路,这对高考实在是大有裨益。


其实刚开始学长学姐邀请我来分享经验时,我是拒绝的。因为和他们相比,我只是个还没入门的小学妹,要我谈经验,实在有些惭愧。不过,可能正是因为刚刚经历完高考,趁热打铁,刚刚过来人的心得,要更贴近大家一些。希望我所说的对大家能有些许帮助,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好、更精彩。纵是前路凶险,若心有佛性、敢于担当,何路不是通途?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