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学长:想学好物理,你还只用一种学习方式?
北大物理学院
物理竞赛省一等奖
北大保送生考试保送
物理学不好,方法有问题
说到底,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对。书上知识不难理解,但如何将其应用是另一回事。
很多同学在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都会受困于这样一个问题:明明书上的知识都懂了,但一遇到实际的题目的时候就是不会做,而老师只要稍微解答一下呢,又会觉得题目并没有什么难度。
再或者,有些同学也会烦恼自己明明已经刷了很多很多的题目,但是到了考试的时候就是不会做。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是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对。书本上的知识不难理解,但是如何将其实际应用是另一回事。
刷题可以,只要你有时间,你可以不停地刷题,所谓学海无涯,其实题海也无涯,不管你刷了多少题,总有你没见识过的新题出现,盲目埋头刷题而不懂理解出题目的,刷再多的题目都是没用的。
这里我就结合自己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以及自己对物理的理解谈一谈如何更好地学习高中物理。
高一:把知识模型化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主要接触的知识就是运动学与力学,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加提倡将知识点模型化。
物理是一门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学科,很多的物理问题都是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申而来。
所以首当其冲就是要学会观察生活,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产生好奇心,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骑自行车,我们可以从中找出摩擦力、转轴等等的知识点。
在高一的时候,我们主要接触的知识就是运动学与力学,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更加提倡将知识点模型化。
何谓模型化,就是将重要的知识点以具体的模型展现出来,以固定的套路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仔细分析一下运动学和力学部分,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基本的物理模型来,以“追及问题”模型为例。
“追及问题”是高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涉及到速度、加速度等一系列基本的知识,追及问题纷繁复杂,但仔细总结会发现一般高考中只会出现两种可能的出题思路:初速度大加速度小的物体追初速度小加速度大的物体。
初速度小加速度大的物体追初速度大加速度小的物体。我们只要弄清楚了这两种类型的具体解题套路,遇到此类题目,不管如何变形,我们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在力学部分我们还会碰到“三角形法则”、“小船过河”、“拉船问题”、“平抛运动”、“小球冲杆”、“双星系统”等一系列的模型问题。
将知识点模型化,深刻理解模型化以后的解题思路,强化自己的知识体系,面对新题的时候只要梳理出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对应的模型,结合自己对模型的理解,解决问题的难度自然会降低。
高二:把知识题型化
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遇到的知识点题型化,结合具体的题型,找出跟力学部分的模型类似的知识结构,同样可以以模型化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进入高二以后,就会接触到全新的知识--电和磁,可能会有同学在刚接触的一段时间内无法转变过来,觉得新的知识难以消化,做题难度大。
其实这是误区,本质上来讲,电磁学部分是力学运动学的延伸,拿静电学为例,静电学的库仑力完全可以和力学中万有引力对比着来学习,一样是平方反比律,一样是不接触产生相互作用的力。
而在磁场的学习中,我们也会发现,无非是多了安培力、洛伦兹力等力的形式,其他运动学的概念跟之前学的是没有区别的。又比如带电粒子在平行板之间的运动,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和重力场中的平抛运动是一样的。
所以在电磁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就是将我们遇到的知识点题型化,结合具体的题型,找出跟力学部分的模型类似的知识结构,同样可以以模型化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到底我们如何对待刷题?
只做题,做完题不思考这个做题的过程,只是刷题求心里安慰,这是不行的,刷题的意义就在于去摸索一种解题方法。
最后,谈一谈我们对于刷题的看法,我们要正视刷题这种学习手段,可以说,刷题是你在不清楚如何学好一个章节时,不明确学习方法时,还在摸索学习的方法时,如果不借助老师等外力,有且仅有的一种方式了。
刷题也是有方法的,很多同学刷题不得当。
第一种,只做题,做完题不思考这个做题的过程,只是刷题求心里安慰,这是不行的,刷题的意义就在于去摸索一种解题方法。
第二种,做题少,很分散。很多同学都说,我刷题了,但是我第一个问题就是,解析几何你刷过多少道?电磁感应你刷过多少道?
我一问,很多同学就蒙了,好像没多少题,你一个解析几何,如果没学好,要想通过刷题来解决,怎么也要集中刷200道题吧。
这里,很多同学才意识到,我刷题好分散,各个章节都在刷,其实有些章节你明白的,你多刷也没用,那些你不懂的章节,才是应该集中刷题的部分。
- 上一篇:对抗数学大魔王,北大学长有妙招!变身数学大神,由此踏出第一步! [2017-07-30]
- 下一篇:钱文忠: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 [2017-07-29]